市發展改革委介紹,提出2024年全市優(you)化營商環境(jing)五大行動,共28大項150小項任務(wu)舉措。為更好(hao)(hao)(hao)地推(tui)廣(guang)相關營商環境(jing)經驗做(zuo)法(fa),共同提升進步,市發展改革委將推(tui)送各部門的好(hao)(hao)(hao)做(zuo)法(fa)、好(hao)(hao)(hao)舉措。
出臺若干舉(ju)措(cuo)促進工(gong)業(ye)降本(ben)增效、發布(bu)《關于加強訴源治理和(he)裁(cai)審銜(xian)接(jie)若干意見》《關于堅持對標一(yi)流持續優(you)化上海市工(gong)程建設領域營商環境的行(xing)動方案》、推出多項便利化舉(ju)措(cuo)提升餐飲食品行(xing)業(ye)準(zhun)入(ru)服務……一(yi)起來看看近期(qi)本(ben)市的新(xin)做法、新(xin)舉(ju)措(cuo)。詳見↓
新做法新舉措
市(shi)經(jing)濟信息化委(wei)
出臺若干舉措促進工業降本增效。印發《關于進一步促進工業降本增效推進新型工業化的若干措施》,對符合產業導向的工業項目首期按不低于50%繳納土(tu)地出(chu)讓價(jia)款,支持以“先(xian)租后售”等方式為先(xian)進制(zhi)造(zao)業(ye)企(qi)業(ye)定制(zhi)工(gong)(gong)業(ye)廠(chang)房,降(jiang)低工(gong)(gong)業(ye)園區(qu)供(gong)氣供(gong)熱價(jia)格,提供(gong)資(zi)金支持鼓勵工(gong)(gong)業(ye)企(qi)業(ye)智改數(shu)轉網聯(lian)、提高(gao)勞(lao)動生產率。
市(shi)商務委、市(shi)稅(shui)務局(ju)、上海(hai)海(hai)關、國家外匯管理局(ju)上海(hai)市(shi)分局(ju)
指導企業完成海外倉綜合服務平臺搭建并在全市推廣應用。指導跨境電子商務類企業搭建海外倉綜合服務平臺,集成海外倉貨物出口通關、境外銷售、國際物流等信息,為跨境電商海外倉出口退稅、收結匯及退換貨提供貿易過程溯源、真實性驗證等服務,有(you)效促(cu)進(jin)海外倉(cang)貿易(yi)便利化。
市商務委、上(shang)海海關
實施多元創新改革舉措,推動提升自貿區貿易便利化水平。中國(上海)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臺上線新預約查驗功能。在自由貿易試驗區(含臨港新片區)試點允許境外出口商或生產商申請預裁定,擴展了預裁定申請人范圍。發布《上海市汽車研發測試用廢舊關鍵零部件進口(試點方案)》,建立“試點(dian)清單”。
市公(gong)安局
“優服務+嚴執法”優化營商環境建設。推動特種行業治安管理信息系統接入“一窗通”平臺,為新開辦企業提供免費公章。啟動市、區兩級出入境辦證夜間專場。嚴厲打擊合同(tong)詐騙、職務(wu)侵(qin)占、知識(shi)產權侵(qin)權、醫保詐騙等涉企違法犯罪,有力維(wei)護公平競爭市場秩(zhi)序。
市人力(li)資源(yuan)社會保障局(ju)
印發《關于加強訴源治理和裁審銜接若干意見》。實施訴源(yuan)(yuan)(yuan)治理新舉措(cuo),推動裁(cai)(cai)審銜接再深化(hua)。強化(hua)協商調解基(ji)礎性作用,把(ba)(ba)更多資源(yuan)(yuan)(yuan)和力(li)量引導至(zhi)源(yuan)(yuan)(yuan)頭預防、前(qian)端化(hua)解、關口把(ba)(ba)控(kong)上;優化(hua)裁(cai)(cai)審銜接機制,統一裁(cai)(cai)審法律適(shi)用標準(zhun);發揮裁(cai)(cai)審信息共享平(ping)臺功能,對影響勞(lao)動關系(xi)的(de)全要素進行(xing)實時監測、統計分析(xi)、提前(qian)預警(jing)。
市(shi)住建委(wei)
推動“一個中心”集成服務,打造工程建設審批“長寧品牌”。積極推動中心城區審批審查中心集成化服務,優化(hua)市政事項(xiang)審(shen)批(pi)辦理模式,落實后臺人員(yuan)入駐,強化(hua)現場會審(shen),推動(dong)跨部(bu)門(men)部(bu)門(men)協同,實現“一(yi)般項(xiang)目挖掘道路施工一(yi)件事”各部(bu)門(men)并(bing)聯審(shen)批(pi)。
發布《關于堅持對標一流持續優化上海市工程建設領域營商環境的行動方案》,加強國際經貿規則、建設工(gong)程招投標、職業人員(yuan)培養激勵、綠色轉型等(deng)方面的(de)國際化(hua)對(dui)標。重點提(ti)出(chu)優化(hua)“施工(gong)許可一(yi)(yi)站(zhan)式”改(gai)革、提(ti)升“竣工(gong)驗收一(yi)(yi)站(zhan)式”服務、推進“水電氣(qi)報裝(zhuang)”一(yi)(yi)件(jian)事(shi)等(deng)審批制度改(gai)革舉措,持續優化(hua)工(gong)程建設領(ling)域營商環境。
市規資局
上線“一站式”盡職調查查驗服務,提升不動產信息查詢便利度。回應企業群眾關切,協調相關部門整合數據,推出“一站式”盡職調查查驗服務,歸集不動產信息、企業信息和其他信息等3大類型共12項信息,實現“一站式”查詢與結果展示。
市市場監管局(ju)
多項便利化舉措提升餐飲食品行業準入服務。一網通辦上線開辦餐飲店“一件事”,實現“一(yi)次告知(zhi)、一(yi)表申請、一(yi)口受理(li)、一(yi)網辦理(li)、一(yi)窗(chuang)發證(zheng)、一(yi)冊指導”。允許(xu)進入“許(xu)可便利名錄”的連鎖食(shi)品經營企業總部,其門店(dian)辦理(li)食(shi)品經營許(xu)可時,享受便利化審(shen)核舉措。
市知(zhi)識(shi)產權局
多措并舉推動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做深做實。出臺專項工作方案,確保第十屆中國(上海)國際技術進出口交易會安全有序進行。與中國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促進知識產權成果轉化運用。新增2個市級商標品牌創新創業基地,推動全市商標品牌工作陣地不(bu)斷拓(tuo)展。
市(shi)通信管(guan)理局
主動跨前服務,滿足特斯拉上海儲能超級工廠重大項目通信報裝需求。立足“響(xiang)應快速、服(fu)務精準(zhun)、流程(cheng)簡化”,主動對接特(te)斯拉上(shang)海(hai)儲能超級工廠項目(mu)組(zu)通(tong)(tong)信網絡需求,制(zhi)定儲能項目(mu)辦公(gong)區域及員工宿舍的通(tong)(tong)信網絡及其他個性(xing)化通(tong)(tong)信保障方案(an),簡化流程(cheng),高效快捷滿(man)足臨(lin)時用網需求。
國家金融監管總局(ju)上海分局(ju)
發布《關于做好上海銀行業科技支行梯度培育 提升科技金融專業能力工作意見的通知》。提出利用五年左右時間,建設30家銀行科技支行、90家科技特色支行,進一步支持上海建設具有全(quan)球影(ying)響力的(de)科技創新中心。
市高(gao)級(ji)人民(min)法院
數字法院助力解決“預付式”消費問題。打造“預付式消費風險預警及協同治理”應用場景,通過篩查數據模型中案件案由、涉案標的金額、執行情況等關鍵條件,形成涉訴預付卡發行企業清單,與單用途預付卡協同監管服務平臺信息核對,填(tian)補(bu)監管盲區,推動建立全流程治(zhi)理閉環。
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市(shi)政府外辦
制作外籍來滬人員支付服務指南。制作形成“移動支付”“現金支付”“貨幣兌換”“刷卡支付”專項指南,便利外(wai)籍來(lai)滬(hu)人員知(zhi)悉了解和參考使(shi)用。
黃浦(pu)區
知識庫再升級,以數字化助力政務服務提質增效。政務服務知識庫已歸集收納3241個知識點、2633個事項、8533份材料、11個部門26項惠企利民的政策,可實現企業設立等200多項高頻事項的菜單式引導、70份材料自動填報,同時,提供幫辦服務“一鍵呼應”和政策體檢服務。
靜安(an)區
“政策大廳”逐月推送政策申報與活動信息。多部門聯合推出“政策領航計劃”,于(yu)每月(yue)月(yue)初進(jin)行(xing)解讀發布,以(yi)“靜寶帶你一圖讀懂”的(de)形式,簡(jian)潔直觀展示每月(yue)涉企政策與(yu)活(huo)動信息。
徐匯區
推出全市首個律所國際互認協作協議。舉辦徐匯區(qu)國(guo)際商(shang)事(shi)(shi)調解(jie)中心和知(zhi)識產(chan)權調解(jie)中心揭牌儀式,啟動(dong)涉外(wai)法(fa)治(zhi)高端人才(cai)培育實踐“雙(shuang)基地”合作,強化(hua)涉外(wai)商(shang)事(shi)(shi)、知(zhi)識產(chan)權爭議(yi)多元解(jie)紛專業能(neng)力,推(tui)動(dong)上海(hai)國(guo)際法(fa)律(lv)服務中心建設。
長寧(ning)區
落地長三角首單不動產登記“跨省通辦”業務,促進區域協同共建。通過(guo)跨區域信息共享、業務協同等手段打破地(di)域限(xian)制,全程“幫辦(ban)(ban)(ban)+網辦(ban)(ban)(ban)”,聯合(he)杭州(zhou)、蘇州(zhou)、嘉興成功落地(di)不(bu)動產(chan)登記“跨省通辦(ban)(ban)(ban)”業務,推動長三角一體(ti)化合(he)作創新取得新突(tu)破。
普(pu)陀區
創新“企業訴訟保全白名單”機制,為企業減負紓困。瞄準(zhun)企業(ye)訴(su)(su)訟保(bao)全(quan)擔保(bao)痛點(dian),制定《企業(ye)訴(su)(su)訟保(bao)全(quan)白名單工(gong)作(zuo)(zuo)機制實(shi)施方案(an)》,創新推出“企業(ye)訴(su)(su)訟保(bao)全(quan)白名單”工(gong)作(zuo)(zuo)機制,允(yun)許“白名單”企業(ye)在申(shen)請訴(su)(su)訟保(bao)全(quan)時可以其信用作(zuo)(zuo)為擔保(bao),不再要(yao)求其提(ti)供現金、擔保(bao)機構保(bao)函等(deng),有(you)效(xiao)降(jiang)低企業(ye)訴(su)(su)訟保(bao)全(quan)成本(ben),提(ti)升司法工(gong)作(zuo)(zuo)效(xiao)率。
虹口區
為新辦企業量身定制“服務包”,打造虹口營商環境“金字招牌”。發(fa)布《大型飯店(dian)食品安全常(chang)見(jian)違法(fa)行為合規(gui)指(zhi)引》《賓館特種設備(bei)安全合規(gui)指(zhi)引》等,為酒店(dian)開展食品安全管理等提(ti)供合規(gui)指(zhi)導(dao)、案例培(pei)訓及文明用餐(can)指(zhi)導(dao)。為餐(can)飲(yin)企業提(ti)供門(men)店(dian)食品追溯流程優化方案、安全生產合規(gui)指(zhi)導(dao)。
楊浦區
頒發全市首張“餐飲服務管理”食品經營許可證。以《食品經營許可和備案管理辦法》頒布為契機,按照食品安全各項要求,通過主動跨前服務、優化審批流程、壓縮辦理時限等舉措,實現當場核發食品經營管理類許可證。同時,提供餐飲行業專屬“服務包”,實現(xian)惠企(qi)政策精準直達。
寶山區
創新“法律+科技+調解”模式,提供商事糾紛化解“寶山方案”。依托泛亞國際商事調解中心,創新“法律+科技+調解”模式,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雙重限制,當事人和調解員可以不同時、不同地、不同步地在調解網絡平臺上參與調解活動。該模式成功調解首案,讓商事(shi)糾紛解決更(geng)加高效。
閔行區
政企“面對面”互動,從“企業找政策”到“政策找企業”。通過政企“面對面”形式,聽取企業的問題反映和意見建議,通過“一企一管家”為企業匹配屬地化的服務管家,通過“一企一服務包”幫助企業(ye)破解(jie)(jie)政策(ce)難找、難解(jie)(jie)、難報(bao)等問(wen)題,主動解(jie)(jie)決企業(ye)個(ge)性(xing)化訴求。
嘉定區
發布《嘉定公安優化營商環境十項舉措》。聚焦汽車“新四化”、集成電路、生物(wu)醫藥三大(da)引領性(xing)產業(ye)(ye)和(he)未(wei)來產業(ye)(ye)發展(zhan)(zhan),緊扣企(qi)業(ye)(ye)實際需求,推出企(qi)業(ye)(ye)知識產權保護、智慧(hui)交通建(jian)設、企(qi)業(ye)(ye)安全生產、外籍(ji)人才前置服務等(deng)方(fang)面共十項舉(ju)措,以(yi)優質法(fa)治化營商環境護航企(qi)業(ye)(ye)高質量發展(zhan)(zhan)。
金山區
“清單式服務”助力企業安全發展。聚焦安全生產“事前、事中、事后”關鍵環節,推出“金山安全六件套”服務,形成“安全環保消防專項巡查體檢”“專家會診服務周”“危化企業安全生產聯盟”三項工作機制。以“清單式服務”的(de)模(mo)式(shi),讓企業點(dian)單式(shi)推(tui)進工(gong)作,精準為企業排憂解(jie)難。
松江(jiang)區
新機制促進影視產業知識產權應用與保護。整合優勢資源,創新體制機制,設立影視產業知識產權應用與保護(松江)基地。依托基(ji)地資源,設立(li)專項(xiang)征詢機制,梳理全產(chan)(chan)業鏈條風險點,為影(ying)視產(chan)(chan)業知識產(chan)(chan)權(quan)應用(yong)與(yu)保護提供指引,同時,構筑“產(chan)(chan)業+科創+法(fa)律”三位一體(ti)的服務體(ti)系。
青浦區
實施專項政策措施,支持和鼓勵企業創新發展。發布《上海市青浦區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促進質量提升和標準體系建設的政策措施》,支持知識產權能力建設、保險和管理體系認證等8方面知識產權保護,促進質量基礎設施建設、“上海品牌”認證等5方面質量提升,鼓勵標(biao)準制修訂、示范區團體標(biao)準采信等10方面標(biao)準體系建設。
奉賢區(qu)
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審查中心啟用“一網通辦虛擬窗口”。圍繞“高效辦成一件事”,用數字化工具解決“常規性項目開工速度較慢”問題,上線“一網通辦虛擬窗口”,整合線上線下服務,幫(bang)辦(ban)專員可(ke)通過虛擬(ni)窗(chuang)口提供遠程(cheng)指導服務,實現項目遠程(cheng)核(he)發(fa)施工許可(ke)。
崇明(ming)區
探索創新企業年報信息“非現場檢查”新模式。依托“一網(wang)通辦——崇明(ming)區企(qi)業專(zhuan)屬空間”數字(zi)平(ping)臺,開(kai)發測試企(qi)業年(nian)(nian)報信(xin)息抽(chou)查資料網(wang)上提交審核(he)的創新(xin)服(fu)務項目(mu),并首次完成2家(jia)企(qi)業年(nian)(nian)報信(xin)息的“非(fei)現場(chang)”抽(chou)查檢查工作。
臨港
創新住所登記管理舉措,盤活住所資源,適應業態新變化。發布《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經營主體住所登記管理細則》,創設“住所托管”新模式,釋放“備案地址”新資源,提(ti)供“登記管理”新服(fu)務,建設“數字化登管”新系統。
掃描下方二維(wei)碼
即可(ke)查閱更多
上海營(ying)商7.0版(ban)政策

資料(liao):市發展(zhan)改革委
來源:上海發(fa)布(bu)



